學生投票人數:24人
綜合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60% |
四星 | 20% |
三星 | 16% |
二星 | 0% |
一星 | 4% |
學生投票人數:23人
辦學條件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5% |
四星 | 43% |
三星 | 8% |
二星 | 0% |
一星 | 4% |
學生投票人數:23人
教學質量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0% |
四星 | 39% |
三星 | 17% |
二星 | 0% |
一星 | 4% |
學生投票人數:23人
就業(yè)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9% |
四星 | 26% |
三星 | 13% |
二星 | 8% |
一星 | 4% |
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類)
北京大學是“中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之搖籃”。早在1918年北大就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門新聞學課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新聞學研究團體"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由校長蔡元培親任會長。北大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新聞學著作,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份新聞學期刊。以北大為中心的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活動,為中國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書寫了中國新聞史上輝煌的一頁。建國后,北大兩度在全國率先開辦新聞專業(yè),為國家輸送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這一時期的畢業(yè)生大都成為我國新聞教育和新聞戰(zhàn)線的骨干力量。新聞與傳播學是文理結合的交叉學科,北大文理學科齊備,具備全國一流、得天獨厚的綜合學科環(huán)境,為培養(yǎng)信息時代新聞傳播人才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和技術保證。此外,北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和頻繁的國際交流為我們的新聞傳播教育走向世界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辦學宗旨是:面向世界,面向新時代,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較高政治和文化素質、通曉網絡技術、精通外語、具有現代管理觀念的新一代高級新聞與傳播人才。新聞與傳播學院下設四系、三所、二室:新聞學系、傳播學系、廣告學系、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系;新技術出版研究所、現代廣告研究所、媒體與傳播研究所;多媒體實驗室、影視制作室。教學和研究領域包括新聞學、傳播學、國際新聞、國際傳播、廣告、編輯出版、大眾媒體、網絡傳播、廣播影視、跨文化交流等學科。學院設有4個學士點、2個碩士點(新聞學、傳播學);4個博士研究方向(國際傳播與文化交流、中外媒體研究、國際新聞、全球化與大眾傳播)。學院注重培養(yǎng)具有國際意識的復合型人才,與世界著名大學開展學術交流,建院以來已經多次派學生赴丹麥、新加坡、日本、德國、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學習和實踐。學院畢業(yè)生的工作單位主要是國內外著名媒介機構、知名企業(yè)、國家機關、文化傳播機構、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新聞與傳播學院有四個本科生專業(yè):新聞學專業(yè),廣告學專業(yè)、編輯出版學專業(yè)、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yè)。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生按學院招生,入學一年半后按志愿和考核成績選擇專業(yè)。新聞學:包括新聞學、國際新聞、廣播電視新聞、網絡新聞等專業(yè)方向,旨在培養(yǎng)掌握國家政策法規(guī),具備系統(tǒng)的新聞理論知識與網絡時代的傳播技能,具有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新聞媒體、出版、宣傳等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廣告學:注重基礎知識與廣告實務教學的結合,廣告專業(yè)課教學和相關學科教學的結合,校內教學與校外實習的結合,使學生既提高整體素質,又能掌握廣告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成長為復合型、國際性的廣告專業(yè)人才。編輯出版學:培養(yǎng)具備編輯出版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熟練地掌握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具有全面素質的網絡時代新型編輯出版人才。廣播電視新聞學:培養(yǎng)具備系統(tǒng)的新聞傳播理論知識與廣播電視專業(yè)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與傳播政策法規(guī),能在廣播電視等新聞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的廣播電視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詳細介紹參見網頁:http://sjc.pku.edu.cn